巴彦淖尔市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由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规划范围为巴彦淖尔市行政区所辖范围,含1区(临河区)、4旗(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2县(五原县、磴口县),面积6.4万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本次规划根据我市实际及未来发展优势,初步形成“三区四线”的空间结构。
三区
沿黄经济带:河套平原地区,全市自然条件最好、人口密度最高、城镇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承载全市产业发展的重点,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重点发展新型化工、农畜产品加工、有色冶金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该地区城镇发展宜采取点轴布局模式,沿着黄河和主要交通干线布局主要城镇,形成沿黄城镇密集带,引导人口和产业向沿黄河、沿重要交通线集中布局。
阴山资源开发区:阴山山区。该地区地形比较复杂,植被稀疏,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300多处62种,主要有硫、铜、铅、煤、银、稀土、石墨、铬铁、宝石等,富矿多,矿体厚,宜开发。铜、铅、锌、硫铁等储量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名列前茅。有全国最大的锌冶炼、铜冶炼企业。该地区城镇发展宜采取集中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海流图镇、潮格温都尔镇。产业发展以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生态开发为主。
乌拉特草原保育区:该地区地广人稀,由于降水、土壤等条件限制,植物群落较为简单,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恢复。该地区应加强草原生态恢复和保育;城镇发展宜采取集中发展模式,防止城镇分散发展破坏草原生态环境。集中发展甘其毛都口岸、川井苏木、巴音乌兰苏木、巴音前达苏木。特别是甘其毛都口岸应成为该区吸引人口、产业集聚的城镇点。产业发面。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大型的风电基地和太阳能基地。
四线
总体思路是:以中心城市为组织枢纽和服务中心,以两大口岸为门户枢纽,积极推进中蒙国际合作,以乌拉山、海流图、巴音宝力格、隆兴昌、陕坝等重点城镇为依托,整合两大轴带发展。打造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为主的产业和城镇集聚发展带。
沿黄河沿包兰发展轴线:依托包兰铁路、110国道,自西向东包括磴口、渡口镇、头道桥镇、中心城区、天吉泰镇、西小召镇、乌拉山镇、白彦花镇、先锋农场。以巴彦淖尔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乌拉特前旗和磴口为两翼,向东积极对接呼包鄂、环渤海,向西积极对接”小三角”、阿拉善、新疆等,构筑产业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综合性发展轴带。以“一核(中心城市)、两极(磴口、乌拉特前旗)”为组织枢纽,其发展应强化该轴的人口和产业吸纳能力,以重要据点为支撑,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综合性产业体系,打造巴彦淖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集聚带。
阴山山前发展轴线:依托临策-青金铁路、固察公路。自西向东包括太阳庙农场、呼和温都尔镇、巴音宝力格、团结镇、呼勒斯太苏木、乌加河镇、德岭山镇。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以青科乐工业园区和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等产业基地为主,以巴音宝力格和隆兴昌等为生产生活配套基地,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重点园区和城镇集聚。打造以矿产资源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带和城镇集聚带。
西部发展轴线:依托临策铁路、察巴铁路、磴阿公路,包括中心城区、干召庙、陕坝、三道桥、沙海镇、呼和温都尔镇。以青科乐工业新城为核心,依托临策铁路,S312,重点发展有色金属资源深度转化、煤炭等资源的进口等。
东部发展轴线:依托甘泉铁路及西甘公路、包括乌拉山镇、隆兴昌镇、德岭山镇、海流图镇、川井苏木、甘其毛都口岸。以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为核心建设我国西部重要的内陆港进出通道,发挥口岸带动作用,按照矿产资源上下游关系,打造优势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链,重点以煤、铜为主的资源加工、新能源、旅游、现代物流等。同时,要实行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对接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
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图
市域矿产资源现状分布图
市域旅游资源现状分布图
市域职能结构规划图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图
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图
市域产业结构布局规划图
市域工业园区发展引导图
市域旅游产业规划图
市域生态功能区划图
市域生态安全体系规划图
市域综合交通系统现状图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
市域给排水工程规划图
市域电力工程规划图
市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图